close

陳光邏輯式記憶

大腦記憶模式根據《大腦的秘密檔案》一書中所述,人的大腦中有幾千億種印象,有些很快就消失,有些會維持一輩子,我們稱之為記憶。記憶是一組神經元每次都被激發時都以同樣的方式一起活化,神經元之間的聯結是靠「長期增益效應」這個歷程,使這些神經元形成一個單一的記憶。記憶的形成是由於一個形態不斷重複,或是有強化登錄的因素存在,因為每次這一組神經元同時激發,就會增加下一次它們一次激發的機會………重複的同步激發會將神經元聯結在一起,只要有一個細胞有點風吹草動,其他的細胞就馬上跟著激發,記憶就這様形成了。像學習時重覆地練習就是利用啟動長期增益來把記憶「鎖住」…,有興趣的同學,快快把這本書借回去看個仔細吧~~



記憶會說謊?
假記憶是很平常的事,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包含了很多想像的成分,但平常不會注意到,除了感到困惑或是誤解的時候。在《大腦的秘密檔案》書中說明這種情形,因為人類的記憶是一個重新建構的歷程,就像耳語傳話,一件事傳來傳去,傳到最後就跟原來完全不一樣了。這種走樣的過程在一開始登錄時就發生了,大部份的感官知覺在登錄時並未包含意識成分,只有一小部份會被保留下來。而保留的部分在幾小時內也褪去了,只有一小部分可以進入長期記憶,而生活的片斷又因個人看事情的觀點而被扭曲,例如請二個人同時看一繁忙的街景,他們的回憶會依他們當時覺得哪些是重要的、有趣的而有所不同。所以記憶不純粹是記憶當時發生的事情,它經過了認知的解釋,剪輯之後才收存起來的。每一次記憶被提取出來,都經過一次竄改變造的機會。我們每一次回想事情,都會添加一些、去掉一些、扭曲一些事實,或把己經忘掉的空隙填補起來。我們甚至會有意識地添加一些幻想。因此我們的記憶就逐漸變形…..
(以上節錄自《大腦的秘密檔案》)



大腦的退化
腦部這個器官經過幾十年後是非常脆弱的,很多老年人的腦部比心臟、肺或腎臟都衰竭得早,但人並非一到老年就會突然喪失智慧、記憶力,以及解決問題的創造力。由血肉組成的大腦會隨著年齡而退化,這些退化是在暗中慢慢進行,通常都沒注意到,但Dharma Singh Khalsa認為只要正確保養、更新,也可終其一生正常運作。(摘自Dharma Singh Khalsa《優質大腦》一書中「時間無情 腦力無限」一文)



閱讀保護大腦
醫學研究中發現閱讀對大腦有保護作用。神經是用進廢退的東西,平常有在用大腦的人神經比較不會退化。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時,都會激發一連串大腦神經迴路的活動,但閱讀時神經回路活化的程度比看電視時來得深。一個原因是閱讀是主動搜尋訊息,我們的眼睛在閱讀時遇到語意不明的詞彙,眼睛會立刻迴歸(regression)到前面己讀過的句子,尋找文意脈絡,這時知識背景就扮演了重要角色,有知識背景的人,在同等時間內所吸引到的知識就比沒有背景知識的人多很多。另一個閱讀可以活化神經迴路的原因是:閱讀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力,沒有想像力就沒有創造力。想像力又與知識背景有關,因為要「無中生有」是非常困難的,它至少要有一點點根據才能捕風捉影,這一點點東西就是背景知識。因此,廣泛的閱讀打開了我們的視野,閱讀提供了想像的背景知識,從而提供了創造力的基地(base)。(摘自洪蘭《知書達理》一書中「閱讀與阿茲海默症」一文)



想要了解大腦這個人體中最為神秘的領域嗎?上述介紹為相關書籍中的簡要摘錄,想必無法滿足你的求知慾望,想要知道更多有關於大腦運作的知識,請翻閱下列推薦好書~
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7/new/nov/16/today-int2.htm

參考資料 網路
本文來自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804170833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dithmimhgx 的頭像
    judithmimhgx

    陳光邏輯式超強記憶

    judithmimhg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